稻60亩,但未能推开二,当代水稻栽培〔早稻保温育秧〕安徽省双季早稻育秧常遇低温阴雨,一般年份烂秧损种达20%~30%,严重年份达
第三节栽培技术一、传统经验据《淮南子》记载:“江水肥而宜稻,南方下土涂泥,皆宜水种。治稻者,蓄陂塘潴之,置根莠。农家收获,尤当及时……盖刈早,早米青而不坚;刈晚,则零落而损收……江淮以南,直至海外,皆宜此稼”。这些经验至今仍然适用。可见两千年以前安徽水稻栽培已形成较完整的传统经验。又据《农业考古》: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合肥地区的农民开始种植双季稻。也就是说安徽在900多年前已有水稻两熟制。至民国261937年)安徽开始推广水稻良种。当年,全国稻麦改进所在和县、当涂两县重点推广中大帽子头1224735亩,芜湖、宣城等县也有小面积种植。民国30年,安徽推广帽子头等水稻良种4143万亩,增产籼稻1370万公斤。民国36年推广改良稻种28132亩,增产稻谷7892万公斤。同年,水稻新品种中农号、胜利籼、中农3436户示范种植。民国37年,中农号、胜利籼、中农34号开始推广,胜利籼最受农民欢迎。安徽历史上种植水稻多为一年一熟,水稻收后下季多为冬闲田。到民国后期,为了增产粮食,逐步推行蓄养再生稻和冬闲田改种午季作物。民国31年,按照安徽省《粮食增产实施计划》的规定,于县,认真推广再生稻。当年推广面积由民国3019万亩,发展到22万亩,增产稻谷29285万公斤。同年安徽省皖南农业试验场(休宁),为推广双季稻栽培,举办双季稻示范,推动各场试种示范双季间作稻60亩,但未能推开。二、当代水稻栽培〔早稻保温育秧〕安徽省双季早稻育秧常遇低温阴雨,一般年份烂秧损种达2030%,严重年份达50%以上。为解决烂秧问题。50年代中后期,改传统的大板秧田水播育秧为合式秧田。1964年在201965年在52156个点上,进行塑料薄膜育秧的试验示70年代中期学习外省经验,推广了温室(无土和有土)育秧;省农林局还直接从日本引进两套机械化温室育秧设备,分别在舒城、当涂两县试用,育秧效果良好。这种在人工控温条件下育秧,既能有效地防止烂秧,又省工、省种,提高秧苗素质,也便于机械化栽插。但因一次性投资太大,成本太高,加之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化服务未跟上,没有推广开。80年代以来,双季早稻的育秧保温技术,主要是推广地膜覆盖。1982年初,安徽省农业厅粮油处首先在双季稻主产区的宣城、安庆、巢湖地区1236个点上,进行了早稻地膜育秧的试验,设置了地膜(厚度015毫米)、普通薄膜(简称普膜)、露地个处理,覆盖秧田32亩,取得了极显著的效果,证明是一项花钱少、效益高、方法简便、值得大力推广的新技术。同年11月在宁国县召开了项目总结会。1983月在青阳县召开全省地膜育秧现场会,把早稻地膜育秧列为农业技术重点推广项目。当年试验、示范点达2557个,覆盖秧田3988亩,加上各地自行设计布置的示范面积,全省地膜覆盖面积计4887亩。同年12月又在太平县召开全省地膜覆盖经验交流会,进一步布置推广地膜覆盖工作。1984年进行大面积推广,全省覆盖秧田83万亩。同年安徽省农牧渔业厅又参加了中国地膜研究会水稻专业组的协作,针对地膜育秧推广中出现新的技术问题,分别在徽州地区、舒城、桐城、宁国、当涂、庐江等个地、县农科所进行试验研究,用以指导面上推广。1985年,全省地膜育秧田面积发展到1575万亩(其中安庆地区89万亩、巢湖地区46万亩、宣城地区万亩、其它地区万亩)。栽插的大田150万亩以上,占两熟制早稻秧田面积的261987年,每年早稻地膜秧田都在2025万亩,推广应用的区域已基本普及。早稻地膜育秧技术推广项目获1985年省农牧渔业厅技术改进三等奖。早稻地膜育秧增温效应明显,安全播种期可明显提前。地膜覆盖与露地相比,膜内日平均温度提高左右,解决了早、中稻秧田烂秧的问题。地膜秧成秧率比露地秧高20%以上,且秧苗的整齐度提高,大、中苗的比例高达80%以上,比露地秧高20%以上;秧苗单株绿叶数多15厘米,百苗鲜重多条且分布深、广;栽插大田后,发根力强,返青快,早发,一般比露地秧早熟天。地膜育秧每亩需地膜101985年不变价格计算,每吨价3600元,使用两年,每亩秧田插10亩大田,每亩大田成本80元,普膜则为22元,地膜仅为普膜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而在秧苗素质上,地膜秧与普膜秧无差异。地膜秧比露地秧每亩大田增产35公斤,增产10%,且可提早成天,双晚抢早栽插单产又可提高,尤其是可以扩种双晚杂交稻,两季合计每亩至少可增产稻谷5075公斤;扣除地膜及拱架成本,每亩大田最低可净增收入10元左右。〔两段育秧〕水稻两段育秧是把育秧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先在普通秧田(或场地或温室)育成小苗(称秧田阶段或第一阶段),再寄插于寄秧田继续培育(称寄秧田阶段或第二阶段),然后移栽于大田,两段育秧是培育壮秧,夺取高产的一项突破性措施。安徽省两段育秧技术的大面积应用,开始于19821983年,主要在滁县、全椒、宿松、潜山等少数县推行。随着杂交水稻的推广普及,两段育秧技术成为一项重要配套措施,滁县等地区将两段育秧作为指令性计划加以推广。到1985年全省杂交水稻两段育秧移栽大田面积达82扩大到1881987年增长到324万亩。其中滁县地区杂交水稻两段育秧率达80%,并由杂交水稻发展到一部分常规稻,由中、晚稻发展到小面积的双季早稻上。采用两段育秧增产1030%,利于避灾;尤其是双晚可适当早播早育,有利于避开后期低温;小苗集中培育,有利于防避鼠雀牲口糟蹋,提高成秧率,在一定条件下,可调剂劳力,缓和茬口矛盾。两段育秧叶蘖同伸的壮秧多,假茎粗,单株绿叶数、发根数、带大蘖数均显著优于常规〔再生稻〕安徽省长江流域的滨湖、沿河洼地,都具有悠久的再生稻栽培历史。早在公元世纪张谌所著的《养生要术》中就有记载。到建国初期,安徽省沿江地区,农民蓄养再生稻仍很普遍。主要是利用早、中稻收割后的稻茬进行培育,特别是灾年,往往作为救灾的一项补偿措施。1954年安徽遭遇大水,全省受灾面积数千万亩,为争取多收粮食,各级人民政府都把蓄养再生稻作为生产自救的重要措施来抓。是年芜湖专区培育再生稻非常普遍,全区实收面积7943万亩,总产127477万公斤,平均亩产1605公斤。其中宣城县胜利乡张正旺农业互助组成员焦寿富,培育的胜利籼稻茬的再生稻,单产高达166公斤。1955徽省推广双季稻后,再生稻的生产被淘汰。到1984年,泾县、宣城、肥东、芜湖等县又重新恢复再生稻。1985年全省蓄留再生稻3831987年发展到589521987年省农牧渔业厅在宣城等地组织了再生稻的品种筛选、栽培试验及示范样20日栽培,省农牧渔业厅在宣城召开了全省再生稻生产现场会,传播培育再生稻经验。省科委还将再生稻利用列为省重点科研项目。再生稻主要分布在皖南的宣城、黄山及江淮的合肥、六安、巢湖等地的一季早中稻区。再生稻的平均亩产(按收获面公斤,1986 公斤,1987 公斤;前、后两熟合计亩产600 公斤,比单季早中稻增产 100 公斤以上,每亩可净增纯收入 50 元以上。与当地双季稻 生产相比,年亩产低 100 150公斤,而省种二分之一,省工三分之一。近年再生稻利用技 术已成为一季早中稻地区“以秋补夏”、增产粮食的一项补救措施。再生稻的发展规模及单 产水平,年际间变幅大。如夏粮减产、 月份雨水较好,蓄留的面积就大些。管理好的再生稻单产可达 250 公斤以上,管理跟不上只蓄留而无收的现象也较普遍。 〔免耕栽培〕 双季早稻茬免耕栽培双晚(简称免耕双晚) 80 年代初开始推广,应用最早而面积又最 大的是无为县及巢湖地区。 1980 年无为县陡沟区部分农户在“双抢”期间,由于缺少耕牛, 为争取季节,早稻收割后没有耕翻就直接栽插了双晚,获得了成功。其中田桥乡田西村农 亩“早返早”,平均亩产250 公斤以上, 1981 年该村双晚免耕发展 1982年陡沟区扩大到 500 1983年发展为 4100 亩,形成不推自广之势。同时 县、地、省农技部门对这一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基本摸清了免耕栽培的生物学意义,总结 出一套比较完整的技术经验。 1984 年开始在无为县、巢湖地区及全省同类地区进行了广 泛的宣传和推广。 1985 年全省示范、推广 23 1987年达到 94 万亩。其中:巢湖地区 80 万亩,芜湖市 10 万亩,铜陵市 31元,增产增收。由于免耕有利于早栽早管,一般可提早栽插 天,双晚田间管理随之提前,在牛力不足地区意义更大。免耕的有效分蘖期长,分蘖高峰与穗分化期早,成穗 多,穗粒多,增穗增粒而增产。据无为县试验研究和大面积生产调查统计,每亩免耕双晚比 翻犁后再移栽的增产 23 35元计算,合计增值 12元。每亩增产稻 谷和节省成本,合计增收 14 〔模式化栽培〕安徽省从 1982 年开始,推广由安徽省杂交水稻栽培科研协作组研制的两个水稻栽培 模式,即《安徽省籼型杂交中稻高产低成本栽培模式》和《安徽省长江流域双晚杂交籼稻高 产低成本栽培模式》。在 1982 年省农业厅粮油处召开的全省水稻会议上,印发 3000 料推广到50 个县,截至 1984 年累计推广应用近 1000 1983年在宿松、庐 10%以上,同时成本下降 10 %,经济效益显著。该项技术荣获 1984 年省农牧渔业厅技 术改进二等奖。 随后,以水稻杂交组合为主的各类栽培模式不断推出。模式的发展经历了 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一个组合、一个县、一季水稻生产为主。安徽省农业厅粮油处 1983 年编印推 广的《宿松县双晚杂交稻泗优 号亩产400 公斤栽培模式》和 1984 年编印推广的《巢湖市 单季杂交稻汕优 年的推广均取得显著成效。两个模式的应用分别荣获 1984 1985年安徽省农牧渔业厅科技改进三等奖和二等奖。第二阶段,统 筹全年两熟或三熟达到一季高产、全年高产。 1985 1986年安徽省农牧渔业厅分别与安 庆、巢湖地区合作编印推广的《地膜花生——杂交稻高产配套栽培模式》、《油—稻—稻三 熟配套栽培模式》等。第三阶段, 1987 年后水稻栽培模式逐步向高产、高效益、研究试验严 格化、数据化、分析科学化(如微机处理)、模式图(表)简明化的方向发展。除了省一级科 研、推广单位编制、推广各类水稻栽培模式外,地、市、县各级也都根据本地的实际编制自 己的栽培模式。据 1987 年全省水稻技术总结会议统计, 1987 年度全省各级推广各类水稻 栽培模式 18 份,印发 10 万多份,指导栽培面积近百万亩。水稻模式化栽培技术的发展,为 安徽省水稻栽培技术水平及单产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杂交稻〕 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于 1973 年由湖南省研究成功,安徽省于 1975 年开始引进,首先在 芜湖、广德县试种 14 1975年冬至 1976 年春,安徽省农林局组织省农科院和芜湖、滁 县地区以及广德县农科所的农技人员赴海南岛崖县进行杂交稻繁殖制种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