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12月11日电(记者 许婧)“在未来,我国在推进农业强国过程中不仅要‘做好自己’,还要‘开放世界’‘帮助朋友’”。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季焜教授10日在上海说。
黄季焜是在上海财经大学参加“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时做出上述表示的。在思考如何在“全球背景下如何走出中国农业强国之路”时,他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作为世界资源短缺的大国要求我们走高质量的对外开放的农业强国之路。
同时,基于中国国情农情,我国也要走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二八格局”生产分工之路,走区域比较优势的多路径发展之路,走永续生态低碳的绿色发展之路,走多元化食物供给的大食物发展之路,走科技和政策的创新发展之路,走全球共同发展的农业强国之路。
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院院长程国强教授从制度基础、资源禀赋、战略需求和目标导向四个方面提出中国式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的战略基点,并明确了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重点,即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和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
在题为“中国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的基本逻辑”的主题报告中,程国强首先从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出发,分析了不同国家农业现代化的不同路径。分析了中国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的基本逻辑后,程国强认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特别是存在小农格局的规模幻觉问题。
南京农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农业经济学会顾问钟甫宁教授从农村“空心化”问题出发,引出了农村老年人精神慰藉缺失和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了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慰藉服务供需失衡现状。钟甫宁教授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农村居民提供了物质生活保障,但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尚待提高,面临“空心化”和精神慰藉缺失的严峻问题,可能威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
为解决这一问题,钟甫宁提出,需强化农村老年人心理关爱和精神慰藉的公共服务。提倡跨区域社会资源动员,改善老年人与外界交流,以促进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华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罗必良教授坦言,经济增长作为经济学家永恒关注的主题,以产量和效率为导向的传统生产经济学无法充分表达农业在现代社会中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功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和农业功能的公共性与外部性,决定了农业必须要转型发展,而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本质是发展的生态化,需要构建可交易的市场化机制。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朱晶教授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粮食安全的五大目标,进一步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下的粮食安全面临的六大转型挑战。她认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下的粮食安全,需坚持科技增粮、在大食物观中探索新思路,加大协作、优化利益补偿机制,减损降耗、在可持续发展中展现新作为,引导风尚、在节粮爱粮上树立新引领,面向世界、在大国担当上做出新贡献。
西安财经大学校长赵敏娟教授从农业碳排放现状、农业减排固碳与低碳目标、农业减排固碳潜力与路径以及走向低碳的现代农业四个方面展开讨论。她指出,当前我国农业尚未完成向现代农业转型,在农业资源禀赋不足和人均资源稀缺的约束下,推进农业碳中和的不确定性大且选择空间小。因此,未来仍需致力于完善农业碳中和标准、碳市场等重点领域建设,并加强技术、政策、标准和规则等层面的国际衔接与合作。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刘元春教授指出,农业农村在中国经济发展奇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农业农村经济是中国特色经济学体系的重要内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意义重大,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特别的研究。
上海崇明生态发展研究院院长、上海市农村经济学会副秘书长郑培泉指出,当前上海农村集体经济改革突破单兵发展模式,探索从“农业生产”走向“乡镇工业”的发展路径,在制度改革、政策框架、实力水平和群众实惠层面取得了良好发展成效。但目前仍存在发展路径粗放单一、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动力软约束较明显等制约瓶颈。未来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创新,推动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高校具有高层次人才密集、科研实力雄厚的优势,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中承担着重要使命。上海市农村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邵启良说,上海市农村经济学会将持续支持高规格学术交流,持续推动高水平研究和成果转化,共同将上海打造成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高地。他并介绍了2024年上海市农村经济学会的工作计划。 会议现场。
本次会议由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城乡发展研究院和上海市农村经济学会联合主办,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协办,并得到上海财经大学科研处的大力支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