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Agriculture)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农业是提供支…
写个我从事的草莓种植来说吧: 1、根本没有奶油草莓这个品种,所谓的奶油草莓是一个叫章姬的品种。 2、中国绝大部分的草莓原种苗都是来自日本,我们所做的就是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扩繁。 3、市场上大部分喊的丹东九九草莓都是假的,最纯正的九九草莓只有丹东下属的县级市——东港市有,供给本地市场都勉强能够,怎么会有那么大的产量供全国。都是从这里引进苗子出去种植的。 4、一等果确实和鸡蛋差不多大,基本上都是空运去各个高端…
又一个荒芜的问题,谢 @若目田修远 兄邀植物类一.荇菜荇菜是一种处境尴尬的植物。有一首关于荇菜的诗歌家喻户晓,却少有人知道荇菜的样子;即使常常见到这种植物,却又或许叫不出它的名字——闻其名不知其貌,见其貌不识其名。 那首诗歌是这样的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
韩国人是喜爱泡菜的,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撇开文化、传统的因素不谈,韩国人酷爱泡菜主要还是 新鲜蔬菜供应相对匮乏,导致韩国人只能选择泡菜这种可以长期保存的腌制品。2017年韩国人均蔬菜消费量是 197公斤,而同期中国人均蔬菜消费量是377公斤,14亿人口的中国蔬菜人均消费差不多是韩国的2倍!韩国是东亚发达国家,人均GDP是我们的3倍,为什么人均蔬菜消费量却远逊色于中国? 1 菜篮子工程今天给大家讲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谢邀农业。 因为大环境在加速暴露三农的短板。 温铁军不怎么把自己算作经济学家,他更强调自己三农学者的身份。 而三农问题绝不仅仅是经济相关,其中牵涉到大量社会治理和制度建设,从土地流转、户籍制度到农村福利等等,是一个复合型的结构。 三农问题的复杂性,远超各种单纯的经济话题。但被“农村、农民、农业”这三个简单的词汇一概括,普通人望之,便以为是搞搞农业、管管农民营生,脑子里冒出来一幅田野画面,不以为然。 谁能…
我一度不爱吃藕,因为藕口感不够糯,涮火锅的时候更喜欢点土豆吃。 后来看了美食纪录片,知道有很多中年人穿着橡胶背带裤,在齐腰冰凉的污泥里,捞藕一捞就是一整天,就为了整根挖出来,品相好趁着春节卖个好价钱,天越冷越要下藕塘。 从那时起,我涮火锅的时候就尽量点藕片来吃, 同理还有毛肚, 以往也是喜欢鹅肠鸭肠多, 然后知道有嬢嬢坐在菜市场剥毛肚,一直剥一直剥,能供孩子念书,以至于每次吃火锅,想起还有剥毛肚养家…
我先说个别的事 全俄最古老的城市是那个?一般说是达吉斯坦的杰尔宾特,有人声称是克里米亚的刻赤,古罗斯文明内则是大诺夫哥罗德或者旧拉多加。但是,还有别的说法:布里亚特方面声称,他们的首都,色楞格河下游的乌兰乌德足足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不含克里米亚下爆杀全俄一切城市! 为什么?因为乌兰乌德有种地养猪修墙的伊沃尔加古城,他们声称这说明祖先匈奴人两千多年前就建立了今天乌兰乌德的城市雏形。尽管从考古来说,认为…
会!在新疆兵团长大的我深有体会。 2008年以前,整个新疆兵团最主要的农作物就是棉花,在我的印象里,那时候老鼠或者小田鼠并不多。 2009年开始,我所在的兵团农一师(第一师),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枣树,推广力度很大,涉及到每个团、每个连每年都有成片成片的棉田开始改种枣树。 到2013年,每个团场的红枣只是面积已经达到了几万亩,加之红枣产量高、价钱也高,产生的效益已经足以比肩棉花产生的效益了。 当年的我大学毕业,家…
有人称全球各地小麦都出现了大面积枯死,莫非“印度兔年大米出口”的预言要实现了?
去年卖青储的时候我就开始警惕了, 不是警惕粮食,毕竟粮食有储备, 是警惕风向。 青储事件是我有生之年第一次在公共平台上听说中国的农民不种地了,然后国家部门还回应了。 然后就是年底的防疫开放。 大量的农民自发脱离农业生产,同时有舆论上的煽风点火, 绝不是稳定的表现。 这么说吧,就算出问题,也不一定就是饿死人。 [图片]
农村没人了,撂荒的土地越来越多了,这就是农村的现实。 从2006年取消农业税,再到后来的发放种粮补贴、良种补贴等,虽然从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业生产,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农村人口减少的事实。 [图片]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我国的农村人口占比接近90%,到了2021年的时候,这个比例缩小到了35%,七十多年的时间,全国农村人口减少了五六亿。而且这个趋势还在加剧,很多村庄已经空心化甚至废弃。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是农业不赚钱。 …
一位70多岁的老人告诉我:90%的人不知道亩产8000多斤的红薯,为何不能成为主粮?答案颠覆你的认知,可不是因为红薯吃多了会放屁,而是因为这些。 说起红薯大家都不陌生,冬日里的烤红薯被称为“捧在手心的温暖”,红薯的副产品也很多,最常见的就是走街串巷的烤红薯、红薯干以及红薯粉。 老一辈人对红薯可谓是记忆犹新,那时候条件不好,几斤红薯煮半斤不到的米,一大家子吃,一吃就是吃一天。 所以很多上了年纪的人,看到红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