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数字化已成为稳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习指出,“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减少农业生产、流通等环节产生的冗余成本,显著提升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已成为促进农业发展的新举措、新趋势和新动力。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的关键领域,伴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变,充分把握数字经济发展契机,以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农业现代化,对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现代化,就是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农业,用现代经济科学来管理农业,创造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体系和一个合理利用资源又保护环境、有较高转化效率的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包括机械化、技术化、产业化、信息化、可持续化等多个维度。农业产业数字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农业产业化与数字要素的融合发展,是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数据赋能为主线的产业转型和再造过程,是数字要素赋能农业再生产的具体形式,其对农业信息化、产业化和技术化具有显著影响,能够有效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产业数字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数字化要素。生产要素的客观限制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阻碍因素,农业产业数字化发展为农业生产、流通、销售的各个环节提供要素支持,能够有效助力农业技术化和信息化发展。农业产业数字化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农业产业发展,推动生产数字化、流通现代化、销售高效化,使得数字技术与农业发展深度融合,提高信息流动效率,削减信息获取难度,减少产业链纵向和横向参与主体间的信息差,有利于营造良好竞争环境,以农业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助推农业提质增效。
农业产业数字化为农业现代化创造规模化的基础。规模化经营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农业生产率和转化效率的有效依托,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我国农业发展长期受到参与主体多、单位面积小等“小农”经营特征的限制。农业产业数字化发展能够拓展农业产业链的深度和广度,以产业化的规模优势和数字化的扩散特征加快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产生“虹吸效应”,有效整合地区的农业发展资源,培育比较优势,为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
农业产业数字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低碳化契机。农业现代化发展不仅强调高产,还注重低耗。农业产业数字化发展能够加大优质、低碳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推动数字要素对传统生产要素的加速替代,减少高污染、高排放生产要素的投入。同时,农业产业数字化发展能够通过产业集聚效应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具有科学经营观念、较强环保意识、优质技术水平的农业产业集群,从而为农业低碳化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构建综合平台,努力形成农业“高地”。着重构建综合平台,以综合平台建设辐射农业发展,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吸引更多资源,发挥平台建设的“经济高地”作用,推动农业规模化、技术化发展。一是构建数字化发展平台。通过政府主导、龙头企业带动,构建多主体参与、多领域覆盖、高效益运营的数字化发展平台,推动智慧农业、精准农业的发展。二是打造产业交流平台。受地区资源禀赋限制,各地区农业发展各具特色,产业内容、产业结构和产业效益明显不同,形成了差异化的比较优势和集群特征。搭建产业交流平台,能够推动地区间、产业间的交流和协作,相互借鉴优质发展经验,将单一产业集群拓展到产业联盟,推动地区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增强农业信息化水平。三是构建交叉协作平台。数字化发展平台和产业交流平台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在农业发展中应推动二者的交叉协作,将平台建设打造成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并将平台优势转变为高效化、规模化的发展优势。
完善产业链条,着重改善农业“洼地”。如何充分把握数字化和产业化发展契机,不断拓展产业链广度、延伸产业链深度,提高农业产业链条的完整度,是我国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链条,有效发挥农业产业链建设的效益,应从内容和模式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完善建设内容。农业产业链涉及“从田间到餐桌”的多个环节,农业产业链建设应以内容为主导,形成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服务业等多领域以及农业再生产各个流程的产业链条。生产是产业链的起点,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提升效率、保障质量为目标,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加工是农业产业链建设的重要环节,以深加工和初加工为基本模式,在这一环节要注重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为核心目标;流通是农业产业链建设的关键环节,这一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建设高效、科学的农业流通体系尤为重要;销售是农业产业链的终点,应重视通过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保障农产品销售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重塑建设模式。农业产业链建设不仅关系到同一产业的上下游,还涉及关联产业间的联系,农业产业数字化发展应以打造“网状”产业链结构为基本思路,增强上下游企业关联紧密度,加强相关产业链的联系,最终形成多产业、多环节的农业产业链,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稳定支持。
投入多元要素,持续发展农业“强地”。农业产业数字化发展离不开技术、人才、基础设施等的支持,要素投入的基本情况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业产业数字化发展的水平。多元要素投入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是我国农业快速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的比较优势和不竭动力。推动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有效赋能农业现代化发展,须加大多元要素投入,提高要素投入总量和质量。一是增加技术要素投入。技术进步是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推动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必须加大技术要素投入,以技术进步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尤其要重视大型机械、育种等薄弱环节的技术投入,提高农业产业发展的协调性,以高技术投入增强产业发展实力。二是加大人才要素投入。人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既须重视已有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也须利用财政倾斜等手段引进优秀农业人才,使其成为扎根农业、建设农村,服务农民的主力军和攻坚队。三是重视设施要素投入农业。无论产业发展还是数字化建设,都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持,应继续重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财政支持、企业投资等形式,不断完善农业生产设施和数字化设备,以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产业数字化发展进程。
(作者:齐文浩、曹建民,分别系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教授,均系吉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